清朝入关后,为弥补兵力上的不足,将那些投降的原明朝军队改编成绿营。在清朝统一天下以及平定三藩的过程中,绿营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。可是从清朝中期开始,绿营与八旗一样,也难堪大用。晚清时期,绿营迎来了最后一位名将,他一天横扫太平军七十座营垒,还在镇南关大破法军。那么,这位绿营名将到底是谁呢?
一、接受招安
此人名叫冯子材,字南干,是广西钦州(当时属于广东)人。因家境贫寒,冯子材从小就跟随家中长辈劳作,但仍然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冯子材对舞刀弄棒十分感兴趣,练就一身武艺,于是以保镖为生。
1851年,冯子材投靠天地会首领刘八,也参加了反清起义。原本,这些天地会的义军也想加入太平军,但却未能实现。冯子材在突围后,遇到了原来天地会怡义堂堂主张嘉祥(后改名张国梁),并在对方的劝说下,决定归顺清朝。
于是,冯子材得到了清朝的“招安”,并且被编入绿营之中。之后,冯子材跟随钦差大臣向荣镇压西南的义军,因表现出色,被晋升为千总,还得到了“色尔固楞巴图鲁”的名号。接着,冯子材又跟随向荣追击太平军,在江南大营中任职。
二、战功卓著
当时的绿营军纪败坏,战斗力极差,经常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。可是,冯子材却不一样,别看他级别低,但打起仗来却勇猛异常。在张国梁麾下任职时,冯子材“从克镇江、丹阳”,“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”,连张国梁都自叹不如。
1860年,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,张国梁溺水而亡,冯子材“代领其众”,后还升任总兵。当时,江南一带都是曾国藩的湘军以及李鸿章的淮军,冯子材的绿营成为“独苗”,受到了湘、淮的排挤,只被安排防守事宜,且经常缺饷。
冯子材对此毫无怨言,他率领绿营驻守镇江长达六年的时间,期间遭到太平军上百次的围攻,但都被他击退。1864年,随着天京的陷落,清朝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,冯子材被晋升为广西提督,赏穿黄马褂,还被授予骑都尉的世职。
三、镇南大捷
之后,冯子材在西南地区任职,平定当地的农民起义,还率军出兵帮助越南平定战乱。晚清官场十分混乱,冯子材不断遭到排挤,于是他在1882年告病还乡。第二年,中法战争爆发,清军在越南战场上节节败退。
在两广总督张树声以及继任总督张之洞的邀请下,冯子材再度出山,赶赴镇南关前线。冯子材利用镇南关附近的地形,积极布防,“乃令筑长墙,萃所部扼守”。战斗打响后,年近六旬的冯子材不顾个人安危,手持长矛冲出营垒,带领两个儿子投入战斗。
清军士气高涨,向法军发起了进攻,取得镇南关之战的胜利。接着,冯子材打算率军入越,“率全军攻郎甲,分兵袭北宁”,但清廷却与法国议和。1903年,冯子材病故,终年八十六岁,清廷赐予“勇毅”的谥号。
按天配资-国内配资官网-免费炒股配资-炒股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