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8年,蒋介石在南京军事会议上被桂系军阀李宗仁和白崇禧刁难,最后没办法只能下台。那时候,南京政府的北伐军其实是李宗仁、白崇禧和何应钦三个人在掌控。虽说他们三个人合伙把蒋介石给赶走了,可他们自己面临的处境却变得更棘手了。
【各怀心思】
孙中山先生这位民国革命大佬去世后,国民政府就掰成了南京政府和武汉政府两拨。这两边都觉得自己才是正宗的,而且手里都有兵马,就像真假孙悟空一样,谁也不认谁。蒋介石在宣布不干之前,南京政府一直是他说了算。但现在,他被李宗仁、白崇禧和何应钦这几个人用近似逼宫的手段给赶下台了,南京政府这下子可就乱了套,没了领头羊。
李宗仁他们现在过得挺难的,不光得应付武汉政府的逼迫,更要命的是,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大军已经快到南京城下了,炮声隆隆,情况非常紧急。
更糟糕的是,蒋公离职后,何应钦直接指挥的黄埔第一军士气大受影响,战斗力也大大减弱。就算李宗仁和白崇禧率领的广西桂系第七军和第十九军再勇猛,也难以抵挡众多对手,因此,跟武汉政府谈判就成了李宗仁和白崇禧最紧迫的任务。
李宗仁到了武汉才发现,这武汉政府的要求比他想的要高多了。现在啊,武汉政府里说话算数的换成了唐生智。蒋介石还没下台那会儿,北伐军打得不太顺,可唐生智带着自己的人马那是一路顺风顺水,赢得了国民党高层的一片叫好声。
这时候,原来在武汉政府里掌握大权的张发奎,因为南昌起义的事儿,只好去处理烂摊子了,这样一来,武汉政府里最有话语权的人就变成了唐生智。
唐生智和李宗仁其实早就认识了。唐生智是从湘军开始发家的,肯定想守住湖南这块地盘。但那时候吴佩孚势力大得很,占着湖南湖北,把唐生智逼得没办法,只能到处躲藏,像被打败的流浪狗一样。
当唐生智陷入困境时,是李宗仁伸出援手,带他投靠了广州政府,后来又帮他坐上了北伐军前敌总指挥的位置。可以说,唐生智现在在武汉政府的地位,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李宗仁。李宗仁本以为老朋友见面好说话,但没想到时过境迁,再见唐生智时,对方竟然翻脸无情,不认旧情了。
军阀们聊的都是地盘和好处,李宗仁上了庐山,找到唐生智,想让他把军队移到巢湖,这样彼此也好有个照应。可这时候的唐生智势力大得很,谁也不瞧在眼里,对李宗仁的请求根本不当回事,硬是不肯挪窝到巢湖,反倒打算把部队开到芜湖去。
【机缘巧合】
李宗仁和唐生智意见不合,没辙了,只好又回南京去处理乱摊子。毕竟这时候,孙传芳的大部队正浩浩荡荡地往南京冲呢。
可李宗仁万万没想到的是,他一回到南京,就发现何应钦竟然打算开溜了。南京城好歹也是南京政府的家啊,怎么能说走就走呢。
何应钦叹了口气,说蒋介石一走,第一军的人心里都七上八下的,根本不想打仗了,碰到孙传芳的军队更是没法对抗。可这时候,李宗仁想撤也撤不了了,只能咬紧牙关跟孙传芳干。他冲着何应钦喊:“何大人,这时候咱可不能往后退啊,你要走,那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!”
发现没法撤退后,何应钦也只好下定决心,硬着头皮跟孙传芳干到底。李宗仁问何应钦,南京城里还剩多少子弹,何应钦回答说有六十万发。李宗仁就让他把这些子弹拿出来,给桂系的第七军和第十九军应急用。可何应钦磨磨唧唧的,最后只肯给三十万发。
不过孙传芳真是倒霉到家,就在他攻打南京城那会儿,在上海忙着筹集军费的白崇禧刚好要回南京。白崇禧当时还是北伐军的总参谋长,一看情况不妙,就赶紧用他参谋长的权力,让附近的第一军去攻打孙传芳的部队。孙传芳前后受敌,最后打了败仗,这个统治了中国好几十年的北洋政府也就此终结了。
#百家说史# #6月发文冲刺# 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按天配资-国内配资官网-免费炒股配资-炒股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